-
2021-1-8無塵車間噪音控制有哪些行業標準
-
2021-1-5食品廠凈化車間管理要求及維護注意事項
-
2020-12-14潔凈廠房施工方案通風設計分析
-
2020-12-10詳解潔凈廠房裝修施工隔間結構
-
2020-11-27詳解潔凈車間應該如何選擇凈化板
實驗室
無菌室在微生物實驗室中比較常見,無菌室包含準備區、緩沖區、無菌室,建造標準需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:WS233-2002《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準則》。二級(P2)無菌室為萬級、局部百級,包含高、中、初效過濾系統,無菌室的大小,應按每個操作人員占用面積不少于3m2設置,符合目前世界通用的美國聯邦209E標準。更衣間及風淋室采用人體自動感應系統。
雙佳凈化做為專業的實驗室裝修建造商,為您介紹無菌實驗室的基本要求:
(1)在分隔內間和外間的墻壁或者“隔扇”上,應開一個小窗,用作接種過程中必要的內外傳遞物品的通道,以便減少人員進出內間的次數,降低污染程度。小窗寬60cm、高40cm、厚30cm,內外都應掛對拉的窗扇。
(2)無菌實驗室容積小而嚴密,使用一段時間后,室內溫度很高,故應設置通氣窗。通氣窗應該設在內室進門處的頂棚上(即距離工作臺最遠的位置),最好為雙?層結構,外層為百葉窗,內層可用抽板式的窗扇。通氣窗可以在內室使用后、滅菌前開啟,以流通空氣。有條件的可以安裝恒溫恒濕機。
(3)無菌實驗室應有內、外兩間,內間是無菌室,外間是緩沖室。房間的容積不宜過大,以便于空氣滅菌。最小內間面積2×2.5=5㎡,外間面積1×2=2㎡,高以2.5m以下為宜,都應有天花板。
(4)內間應當設拉門,以便減少空氣的波動,門應該設在離工作臺最遠的位置上;外間的門最好也采用拉門,要設在距離內間最遠的位置上
??無菌實驗室主要用于產品的無菌檢測,在檢測全過程均應實施無菌操作,嚴防因污染而出現假陽性的檢測結果。所以,其布局、設計和建造應該有利于避免交叉污染、便于清潔以及日常的維護,以保證高潔凈度無菌實驗的環境
無菌檢測實驗室建造-實驗室裝修凈化設計
雙佳凈化作為專業的實驗室建造裝修工程商,為您介紹無菌實驗室的管理要求:
1.?無菌室應設有無菌操作間和緩沖間,無菌操作間潔凈度應達到10000級,室內溫度保持在20-24℃,濕度保持在45-60%。超凈臺潔凈度應達到100級。
2.?工作人員進入無菌室前,必須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,然后在緩沖間更換專用工作服,鞋,帽子,口罩和手套(或用70%的乙醇再次擦拭雙手),方可進入無菌室進行操作。
3.?無菌室使用前必須打開無菌室的紫外燈輻照滅菌30分鐘以上,并且同時打開超凈臺進行吹風。操作人員進入無菌室應關掉紫外燈;
4.?人員進入無菌室要穿無菌衣、帽、口罩和專用鞋,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入;
5.?無菌室應備有工作濃度的消毒液,如5%的甲酚溶液,70%的酒精,0.1%的新潔爾滅溶液等。
6.?無菌室內配備紫外燈進行空氣消毒,應定期用適宜的消毒液(70%酒精或0.2%新潔爾滅)滅菌清潔,以保證無菌室的潔凈度符合要求。
7.?無菌室應保持清潔,嚴禁堆放雜物,以防污染。每日進行濕式小掃除,每周進行大掃除,每月進行空氣和實驗臺表面的細菌學檢測,各項指標控制在最低標準,符合無菌室的技術要求。
8.?嚴防一切滅菌器材和培養基污染,已污染者應停止使用。
9.?需要帶入無菌室使用的儀器、器械、平皿等一切物品,均應包扎嚴密,并應用適宜的方法滅菌。
10.?供試品在檢查前,應保持外包裝完整,不得開啟,以防污染。檢查前,用70%的酒精棉消毒外表面。
11.?無菌間內應保持清潔。操作完畢,應及時清理無菌室,用2%-3%煤酚皂溶液消毒,擦拭工作臺面,不得存放與實驗無關的物品。再用紫外燈輻照滅菌。需30W紫外燈,距離在 1.0m處,照射時間不少于30min,使用紫外燈,應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線下操作,以免引起損傷,燈管每隔兩周需用酒精棉球輕輕擦拭,除去上面灰塵和油垢,以減少紫外線穿透的影響。
12.?處理和接種食品標本時,進入無菌間操作,不得隨意出入,如需要傳遞物品,可通過小窗傳遞。
13.?無菌室應每月檢查菌落數。在超凈工作臺開啟的狀態下,取內徑90mm的無菌培養皿若干,無菌操作分別注入融化并冷卻至約45℃的營養瓊脂培養基約15ml,放至凝固后,倒置于30~36℃培養箱培養48小時,證明無菌后,取平板3~5個,分別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處,開蓋暴露30分鐘后,倒置于30~36℃培養箱培養48小時,取出檢查。100級潔凈區平板雜菌數平均不得超過1個菌落,10000級潔凈室平均不得超過3個菌落。如超過限度,應對無菌室進行徹底消毒,直至重復檢查合乎要求為止。
無菌操作基本技術及要求
1.?實驗進行前,無菌室及無菌操作臺(laminarflow)以紫外燈照射30-60分鐘滅菌,以70%的酒精擦拭無菌操作抬面,并開啟無菌操作臺風扇運轉10分鐘后,才開始實驗操作。
2.?每次操作只處理一株細胞株,且即使培養基相同亦不共享培養基,以避免失誤混淆或細胞間污染。實驗完畢后,將實驗物品帶出工作臺,以70%的酒精擦拭無菌操作抬面。操作間隔應讓無菌操作臺運轉10分鐘以上后,再進行下一個細胞株之操作。
3.?.無菌操作工作區域應保持清潔及寬敞,必要物品,例如試管架、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等可以暫時放置,其它實驗用品用完即應移出,以利于氣流之流通。實驗用品以70%的酒精擦拭后才帶入無菌操作臺內。實驗操作應在抬面之中央無菌區域,勿在邊緣的非無菌區域操作。
4.?小心取用無菌之實驗物品,避免造成污染。勿碰觸吸管尖頭部或是容器瓶口,亦不要在打開之容器正上方操作實驗。容器打開后,以手夾住瓶蓋并握住瓶身,傾斜約45°角取用,盡量勿將瓶蓋蓋口朝上放置桌面。
5.?工作人員應注意自身之安全,須穿戴實驗衣及手套后才進行實驗。對于來自人類或是病毒感染之細胞株應特別小心操作,并選擇適當等級之無菌操作臺(至少ClassII)。操作過程中,應避免引起氣溶膠類物質的產生,小心毒性藥品,例如DMSO及TPA等,并避免尖銳針頭之傷害等。
6.?使用無菌瓶內的溶液時,不可將無菌敷料堵塞瓶口傾倒無菌溶液,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內蘸取,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。
7.?無菌包內物品不慎污染或無菌包浸濕,外界微生物可滲入包內,造成污染,需重新消毒。
8.?戴手套時應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外面,而戴手套的手則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。戴手套后如發現破裂,應立即更換。脫手套時,須將手套口翻轉膠下,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,以免損壞。
9.?每次操作過程中,均應做陰性對照,以檢查無菌操作的可靠性。
10.?吸取菌液時,必須用吸耳球吸取,切勿直接用口接觸吸管。
11.?接種針每次使用前后,必須通過火焰灼燒滅菌,待冷卻后,方可接種培養物。
12.?帶有菌液的吸管,試管,培養皿等器皿應浸泡在盛有5%來蘇爾溶液的消毒桶內消毒,24小時后取出沖洗。
13.?如有菌液灑在桌上或地上,應立即用5%石碳酸溶液或3%的來蘇爾傾覆在被污染處至少30分鐘,再做處理。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時,應立即脫去,高壓蒸汽滅菌后洗滌。
14.?凡帶有活菌的物品,必須經消毒后,才能在水龍頭下沖洗,嚴禁污染下水道。
- 上一個:實驗室建設規劃-PCR實驗室設計施工
- 下一個: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工程凈化解決方案